吴三纲:乘前浪舟济医海 拓远道船行万丈-j9九游会官网登录
2023-05-17 16:26
来源:中国网
有人说,肿瘤是“小魔怪”在肿瘤患者生命里设置的一个倒计时,肿瘤患者所剩的时间就像沙漏里的沙子,一颗一粒都能悉数感受到。也有人说,肿瘤科医生便是那个打怪的人,他们致力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,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行政副主任、主任医师吴三纲正是那万千肿瘤科医生中的一名。
幼时立志 投身神圣医学事业
问及如何走上从医道路,吴三纲坦言:“在南安读书的时候,家里没有医生,父母看病比较困难,当时我就想将来自己当医生,把父母照顾好。”于是,他在高考志愿上坚定地填报了医学专业,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医学院。
乾坤已定,还有辽阔的远方等待抵达。
就这样,吴三纲走上了学医之路。后来,他才真正明白,医生这个职业,在光环萦绕的背后,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和永无止境的付出,如果没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,是根本无法坚持下去的,更别说成为名医了。
由于是自己立志学医,因此,他学习非常努力,希望早日成才。大学期间,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,除了在课堂认真听讲之外,他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于学习。在大学几年,他不仅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医学基础,而且养成了刻苦学习的好习惯。
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见习期间,吴三纲第一次接触放疗技术。在医院的所见所闻,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肿瘤放疗学科的大门。“通过医学仪器,不动手术刀就能控制过去让人束手无策的肿瘤,这让我对肿瘤放疗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”吴三纲表示。大学毕业后,吴三纲进入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职,从此开始他医者生涯。
“医”路忘我 守正创新的“求知战士”
彼时肿瘤学有太多太多的新鲜内容亟待挖掘。“在诸多肿瘤治疗手段中,肿瘤放疗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。需要严谨、细致的工作态度,最终决定当一名肿瘤放疗医生。”回望从医初心,因为感受到肿瘤成为危害健康的重疾之一,他毫不犹豫选择肿瘤专业;因为意识到肿瘤发病率高而生存率低,他迎难而上攻关医学难题;因为关注到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缺乏,他义无反顾毕生钻研肿瘤。
鼻咽癌是福建地区相对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。患者小林(化名)2018年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血涕到第一医院就诊,被诊断为ⅲ期鼻咽癌。对于年仅25岁的小林来说,这无异于晴天霹雳。吴三纲为小林制定了详尽的全流程管理(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)治疗方案。经过综合治疗三个月后复查,小林的鼻咽部原发病灶和颈部转移灶均消失了,eb病毒dna检测呈现阴性。这给了小林莫大的鼓舞,他又燃起生的希望。随后,吴三纲又给小林个体化制定了一年的节拍口服化疗方案。经过多年的定期随访,小林的肿瘤痊愈了。
26岁的小吕(化名)三年前出现头晕、头疼、呕吐伴有抽搐症状,到第一医院检查,被发现罹患恶性程度很高的脑胶质母细胞瘤,处于晚期。在外科做完手术后,吴三纲为小吕制定了治疗方案,做脑瘤针对性放疗和靶向治疗。后经三年的定期随访复查,没有发现复发的情况,目前小吕的生活已恢复正常。
作为副组长参与制定中国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指南。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,福建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头颈学组副组长。这些头衔,是吴三纲在专业领域突出贡献和知名度的体现,也是他的专业水平的社会认可。
此外,由于工作突出,他还先后获得2021年度肿瘤科研专家提名榜“卓越创新奖”、2022年度肿瘤科研专家提名榜“卓越创新奖”、2022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(第一完成人)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85周年重大贡献人物-青年英才奖等荣誉称号,并成为2017年度厦门市第三批青年创新人才、2020年度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。这既是鞭策,亦是肯定。
孜孜以求 用情做好患者的“贴心人”
“医生是一个性命相托的职业,并且从肿瘤放疗科这个专业上来讲,学科发展日新月异,新数据、新规范实时更新,要时时处处的跟国际国内的前沿动态保持一致,不断学习,锐意进取,这也要求科研和临床的两手抓,才能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。”吴三纲如是说。
为医者,学而不止。这句话在吴三纲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面对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,对学术的求知欲以及个人成长的紧迫感,使他再次选择进入学校深造。2011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,2019年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。同时,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。累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,研究成果被欧洲esmo指南所引用。
肿瘤科的医护工作岗位有着更多的生死观照,因而比其他同事有着更多的精神背负;同时他们有着更多的生命、人性的哲学思辨和体悟,因而他们对事业对生活对他人的爱显出博大和隽永来。
他把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了极致。提前去治疗室等待预约患者,和家属耐心细致、通俗易懂的讲解注意事项,对病人和家属从来都不厌其烦,和善可亲。他以真诚,换来了病人的真心;以过硬的技术,换来了病人由衷的信任;以贴心的服务,赢得了病人如潮的好评。于是,他和病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顺畅,也更容易发现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能给予及时治疗,病人对自己的治疗效果、对医院的整体信任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。
以时间为轴,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,他从孱弱走向强大,从医学“小白”走向科研“达人”;一个个患者出院时的微笑,一面面温暖的锦旗,传递着他与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。“厚德载医,勤奋创新”便对他最完美的诠释。(杨漳凤)